披带
pī dài披带的意思和解释
1. 穿上道士服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宿生盲报》:“女年齿浸长,谋与披带入道,不復有适人之议也。”
2. 犹披挂。 宋 曾巩 《议边防给赐士卒只支头子》:“随驾之士,披带已重,若有支赐,如何将行?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五年》:“今日财用所出,尽於养兵,然其间未尝入队,不堪披带者,尚多有之。”
披带的词语分解
1.覆盖或搭在肩背上:~着斗篷。~星戴月。2.打开;散开:~卷。纷~。3.(竹木等)裂开:这根竹竿~了。
1.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:皮~。鞋~儿。传送~。2.轮胎:车~。汽车外~。3.地带;区域:温~。黄河一~。4.白带:~下。5.姓。6.随身拿着;携带:~行李。~干粮。7.捎带着做某事:上街~包茶叶来(捎带着买)。你出去请把门~上(随手关上)。8.呈现;显出:面~笑容。9.含有:这瓜~点儿苦味。说话~刺儿。10.连着;附带:~叶的橘子。连说~笑。放牛~割草。11.引导;领:~队。~徒弟。12.带动:以点~面。他这样一来~得大家都勤快了。13.照看(孩子):孙子是奶奶~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