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下
liǎng xià两下的意思和解释
1. 双方;两方面。《穀梁传·昭公八年》:“两下相杀,不志乎《春秋》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驳复仇议》:“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,则合於礼矣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 貂蝉 送酒与 布 ,两下眉来眼去。” 吴组缃 《山洪》二:“有一次因为派捐, 三官 提出质问,两下发生争执。”
2. 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“见若覆夏屋者矣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 殷 人以来,始屋四阿, 夏 家之屋,唯两下而已。”
3. 指办法或本领。如:你还真有两下。参见“ 两下子 ”。
两下的词语分解
1.“两”和“二”用法不全同。读数目字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。小数和分数只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零点二(0.2),三分之二”。序数也只用“二”,如“第二、二哥”。在一般量词前,用“两”不用“二”。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用“二”为多(“二两”不能说“两两”)。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“两”,如“两吨、两公里”。在多位数中,百、十、个位用“二”不用“两”,如“二百二十二”。“千、万、亿”的前面,“两”和“二”一般都可用,但如“三万二千”、“两亿二千万”,“千”在“万、亿”后,以用“二”为常。2.双方:~便。~可。~全其美。~相情愿。3.表示不定的数目,和“几”差不多:过~天再说。他真有~下子。我跟你说~句话。4.姓。5.质量或重量单位,10钱等于1两,旧制16两等于1斤,1两合31.25克;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,1两合50克。
1.方位词。位置在低处的:~游。~部。山~。往~看。2.等次或品级低的:~等。~级。~策。~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~次。~半年。~不为例。4.向下面:~达。~行。5.方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名~。部~。在党的领导~。在这种情况~。6.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时~。节~。年~。7.用在数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~都同意。往四~一看。8.姓。9.由高处到低处:~山。~楼。顺流而~。10.(雨、雪等)降落:~雨。~雪。~霜。11.发布;投递:~命令。~通知。~战书。12.去;到(处所):~乡。~车间。~馆子。13.退场:八一队的五号~,三号上。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~。14.放入:~种。~面条。~本钱。~网捞鱼。15.进行(棋类游艺或比赛):~围棋。咱们~两盘象棋吧!16.卸除;取下:~装。把敌人的枪~了。把窗户~下来。17.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~结论。~批语。~定义。18.低于;少于:参加大会的不~三千人。19.用在“两、几”后面,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~。就这么几~,你还要逞能?‖也说下子。20.表示由高处到低处:坐~。躺~。传~一道命令。21.表示有空间,能容纳:坐得~。这个剧场能容~上千人。这间屋子太小,睡不~六个人。22.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打~基础。定~计策。准备~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