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 > 引例的意思

引例

yǐn lì
  • 拼音:yinli
  • 注音:ㄧㄣˇ ㄌㄧˋ
  • 读音:yǐn lì
  • 繁体:

引例的意思和解释

1. 引用判例。 宋 王明清 《挥麈后录》卷十一:“旁缘出入,引例为弊。”《宋史·刑法志三》:“凡律、令、敕、式或不尽载,则有司引例以决。”

2. 引以为例证。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这个作者又引例了 法国 的人民阵线。”

引例的词语分解

  • 1.引的解释 引(读音:yǐn)部首

    1.拉,伸:~力。~颈。~而不发。~吭高歌。2.领,招来:~见。~子。~言。~导。~荐。抛砖~玉。3.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~文。~用。援~。4.退却:~退。~避。5.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6.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~(出殡)。

  • 2.例的解释 例(读音:)部首

    1.用来说明情况的或可作依据的事物:举~。援~。2.规则:条~。3.按条例规定的;照成规进行的:~会。~行公事。

  • 引例的相关词语

    引例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