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例
yī lì一例的意思和解释
◎ 一例 yīlì
[in the same way] 一律;同样
1. 一律;同等。《公羊传·僖公元年》:“臣子一例也。”《史记·礼书》:“诸侯藩辅,臣子一例,古今之制也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法云寺》:“至於盐粟贵贱,市价高下,所在一例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如今可要依着我行,错我一点儿,管不得谁是有脸的,谁是没脸的,一例清白处治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论语一年》:“便是狗罢,也不能一例而论的。”
2. 一种规则或体制。 宋 张载 《横渠易说·下经》:“ 王弼 於此无咎,又别立一例,只旧例亦可推行。” 宋 真德秀 《跋虞复之<春秋大义>》:“夫《易》之一卦一爻,为义各异,而谓《春秋》以一例该众事可乎?”
3. 犹言照例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前两天还不过一例儿的叫声 戴婶子 华太太 。”
4. 一个例证。 郑振铎 《水浒传的演化》八:“这也许是所谓‘师出有名’的一例吧。”
一例的词语分解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~家人。你们~路走。这不是~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~冬。~生。~路平安。~屋子人。~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~心~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。笑~笑。让我闻~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~声。看~眼。让我们商量~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~跳跳了过去。~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~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~请就来。~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1.用来说明情况的或可作依据的事物:举~。援~。2.规则:条~。3.按条例规定的;照成规进行的:~会。~行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