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冠
pí guān皮冠的意思和解释
古代打猎时戴的帽子。加于礼冠之上,用以御尘,亦以御雨雪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不释皮冠而与之言。” 杜预 注:“皮冠,田猎之冠也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﹝ 万章 ﹞曰:‘敢问招虞人何以?’曰:‘以皮冠。’”
皮冠的词语分解
1.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:牛~。荞麦~。碰掉了一块~。2.皮子:~箱。~鞋。~袄。3.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包袱~儿。新书最好包上~儿。4.(~儿)表面:地~。水~儿。5.(~儿)某些薄片状的东西:铅~。豆腐~儿。6.有韧性的:~糖。7.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:花生放~了,吃起来不香了。8.顽皮:调~。这孩子真~。9.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:老挨说,他早就~了。10.姓。
guān1.帽子:皇~。桂~。衣~整齐。怒发冲~。2.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鸡~。树~。guàn1.把帽子戴在头上(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,表示已成年):未~(不到二十岁)。2.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:县名前~上省名。3.居第一位:~军。名~全球。4.指冠军:夺~。三连~(连续三次获得冠军)。5.姓。